产品中心

古蔺县皇华镇:改革创新让山区农业蝶变出圈

时间: 2024-12-12 22:25:22 |   作者: 单轮田园管理机

  强国必先强农,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作为乌蒙山区的农业乡镇,古蔺县皇华镇因势而谋、顺势而为,让全会精神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结出硕果,以改革创新在高山绘就出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7月8日,古蔺县“中东部乡镇篮球联赛暨皇华镇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在石鹅村开幕。9月20日,第七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皇华镇“天府粮仓”示范园区举办了精彩活动,还有稻田音乐晚会、割稻谷竞赛、景观打卡集赞等农趣活动接连登场,好不热闹。通过农民唱戏,文旅搭台,皇华镇的一系列活动荣登中央、省、市登上百家主流媒体,“禾美皇华·蔺州粮仓”丰收图更是登上四川画报封面,展现出新时代高水平打造“天府粮仓”的美好图景。

  一个农业小镇为何快速出圈?品牌怎么样打造?农民收益从何而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皇华镇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9月,天高云阔,在一阵阵收割机的轰鸣声中,皇华镇“天府粮仓”示范园区1000多亩水稻喜迎丰收,颗粒归仓。500多吨丰收粮产值逾500万元。

  “丰”景旧曾谙,这片田野曾连续14年种植烤烟等经济作物,田块因此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小农种植收益不高导致群众再不愿耕种。2023年,皇华镇党委政府积极向上争取近亿资金,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决心,在7个行政村推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将1000余亩集中连片的烤烟地转变成稻田,使农田成片连方、宜机宜种,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围绕“怎么种”“谁来种”的问题,皇华镇创新“政府搭台、国资公司运作、村集体入股”模式,积极补链强链。种植水稻上千亩,盘活村级闲置资产,建设起古蔺县最大稻谷烘干加工厂,创建“古蔺·禾天香”生态香米品牌,实现水稻收割到脱粒包装全机械化,争创首个以“国资+村集体+农户”为运营主体的“天府粮仓”示范园区。

  为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园区建设以就近脱贫户和监测户为主,创造了1.5万余人次务工机会,有效带动皇华镇花溪聚居点和候当湾聚居点200户脱贫户稳岗就业,人均收入增加2000余元,皇华镇累计向务工群众发放工资230万余元,切实推动了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

  “烤烟上山,水稻下坝”,除灵活利用烟地换粮田,皇华镇还动员种植大户将集中的撂荒地、山地用来种植烤烟5800余亩,推动粮食安全和群众致富双促双赢。目前,皇华镇烤烟种植培养面积位居全县第三,收购数量、等级质量、收购资金总量位居全县第一,预计年产值2100万元。因为敢于破局,打出“组合拳”,皇华镇破解了土地要素瓶颈,向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发展中的难题,需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政策向“新”一步,改革向“深”一步,存量资源再利用的脚步就能向前一步。皇华小学原校址位于场镇要道,2018年9月小学搬迁后闲置至今,日渐破旧的楼房存在严重安全风险隐患,成为场镇维护管理的一大痛点。

  今年以来,皇华镇争取中省财政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和皇华镇花溪聚居点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示范区创建试点项目,推动土地用途合理转换,盘活存量和低效用地,将皇华小学和龙田小学废弃校点盘活,修建起建筑面积达4200平方米的商贸综合体和占地500平方米的粮食加工厂,通过国资经营、店面出租等方式,累计年收益达100万余元。

  曾经废弃的校点如今焕发了新的生机活力。走进粮食加工厂,350吨大米深加工业务正有序进行,紧挨着的商贸综合体也即将投用。存量资源的盘活既解决了民生痛点,又打通了发展堵点,是皇华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节约集约盘活低效用地的务实之举。

  “自开春起至秋叶落,处处桑树油绿,家家蚕事繁忙才是我们这里的真实写照,只可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传统喂养效率又低,干这行的人慢慢地少,手工技艺也逐渐流失。”皇华镇石祥村一位八十岁老人不胜唏嘘。手工织布机、传统手工丝绸技艺、百年老桑树......这个村落里,只有家家遗留下的老物件还在印证着昔日种桑养蚕的繁荣景象。

  2023年底,为抢抓国家“东桑西移”发展的策略重大机遇,促进传统养蚕产业深度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皇华镇主要领导到广西参观学习现代化蚕桑种养技术。通过号召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引进全国最先进的自动化养蚕设备,申请中省财政扶持项目建设现代化蚕房,申报市级丝绸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系列举措,皇华镇蛰伏多年的传统蚕桑产业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

  立足资源禀赋,以创建泸州市首个蚕桑种养现代园区为目标,皇华镇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现代化蚕桑产业,构建“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把蚕桑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产业来抓实推进。截至目前,皇华镇石祥村村集体增收10万元,村蚕桑种植规模达1000余亩,丰产期每月蚕茧产量高达2.4万斤,毛利润高达72万元;蚕桑现代化园区带动周边农户就近务工100余人次,每月发放务工工资15万余元,带领100余户脱贫户共计年增收55万元。

  当前,皇华镇正在积极探索发展蚕桑种养新质生产力,认真谋划皇华镇蚕桑产业五年规划,围绕建设“一心两品三地十带N产”产业矩阵,通过组建镇级工作专班,与四川省农科院蚕研所合作,以核心示范引领辐射带动,走出桑粮套种、智能化养蚕等新路子。力争通过五年的发展,预计到2029年,皇华镇桑园规模达到1万亩,创建省级“双世缘”蚕桑品牌1个,实现年养蚕3万张,产茧350万斤,蚕农蚕桑总收入超1亿元,丝绸加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产值达10亿元,实现行业利税超5千万元。有望带动古蔺县发展蚕桑5万亩以上,为泸州南翼乡村振兴产业支撑提供新“丝”路。